-
周口农技人员下沉支招麦播
“老乡,这地块湿度还没降下来,可不能急着旋耕!得等到达‘手握成团,落地即散’时再着手。”10月21日,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韩玉林蹲在郸城县巴集镇的田地里,抓起一把湿土搓弄着向农户解说。
眼下正是小麦耕种“黄金窗口期”,但继续一个多月的阴雨气候导致周口农田土壤偏湿,部分地块水分过饱和,农机陷田、腾茬推迟等难题接二连三。面临晦气局势,市农业部分敏捷打出“辅导+技能+服务”组合拳,以科技为笔,在湿黏的土地上奋力书写“保种保收”的答卷。
“宁可晚种几天,也不粗耕滥种!”这是周口市委农办组成的6个“三秋”辅导组在田间地头说得最多的线日起,由农业乡村、粮食储藏等多部分组成的辅导组分片包干,奔赴全市12个县(市、区)及农场。在太康县马头镇的一片田地里,辅导组发现部分农户因急于耕种,预备湿耕湿种,当即叫停并现场演示深沟排水技能:“你看,顺着地形开挖30厘米深的排水沟,再结合深松机打破犁底层,水分很快就能渗下去。”辅导组每周构成工作报告,将“积水扫除”“秸秆破坏长度≤5厘米”等要害目标归入进展台账,保证问题早发现、早处理。
应对湿涝,技能预案是要害。早在9月30日,周口市农业乡村局就发布了《2025年麦播技能辅导定见》,清晰“五良”“五精”技能途径;10月10日,针对阴雨加重的状况,又紧迫印发了《小麦抗湿晚播技能辅导定见》,提出“四补一促”应变措施。在淮阳区的高标准农田里,种粮大户刘建正在和农技人员一同检查土壤湿度。为不误农时,他预备运用斗极导航精量耕种机加速播麦速度。“从前播5厘米,本年湿墒得浅播,还得用包衣种子。”刘建告知农技人员,“我方案种‘周麦37’,抗逆性强,加上‘杀菌剂+杀虫剂’包衣,烂籽、烂苗危险小多了。”
“麦喜隔年墒,咱得变晦气为有利!”在西华县红花镇,农业技能人员经过线上直播,向农户解读农谚里的科学道理。针对继续阴雨带来的“底墒足够”有利条件,技能人员辅导农户执行“以肥补晚”:每亩增施10公斤磷肥促根系发育,秸秆离田地块追加5公斤钾肥;“以密补晚”则按“每晚播2至3天,亩播量增0.5公斤”调整,但严控根本苗不超越40万株。在沈丘县留福镇的农田里,农机手张师傅控制着复式条播机,演示一次性完结旋耕、上肥、耕种、作业:“这机子带深松和旋耕功用,过湿地块也能作业,播量准确到每平方米30粒。”
现在,周口各地正掀起抗湿种麦热潮,农户们忙着疏通水沟、暴晒秸秆。“尽管播期比从前晚了几天,但有技能护航,咱心里有底!”看着田地里正在外运秸秆的车辆,沈丘县种粮大户刘记森笑着说。
据农情调度,到10月20日17时,全市除部分红薯、蔬菜、大豆等晚熟作物外,首要秋作物已根本收成结束。全市方案麦播面积1104.4万亩,已腾茬716.9万亩,整地67.2万亩。(记者 付永奇)

咨询电话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