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产业管家”到“交心家人”21年账本背面的社区温暖接力
来源:米乐体育app官方网站下载安卓版 发布时间:2025-10-01 19:47:36
“本月日子费开支800元……”近来,清晨的阳光照进重庆市綦江区文龙大街长生沟社区服务大厅内,社区党委书记王元刚在账本的最新一页纸上,添上一行整齐的记载,这是此本“特别代管账本”的第268笔开支。
账本早已泛黄,但每一笔记载仍然明晰:2022年7月29日,购买电风扇100元;2024年3月15日,替换电磁炉180元……数字背面,是一场跨过21年的爱心接力,是社区党员干部对一名智力残疾居民的持续温暖看护。
“老许,这个月的日子费给你,点点看对不对?”做好挂号,王元刚将一叠整整齐齐的钞票递到老许手中。这样的场景,每月初都会在这个服务大厅演出。
故事要追溯到1998年。时年32岁的老许智力残疾,与双目失明的养父相依为命。当年因征地农转非,许家父子获得了3万余元的安顿款。但钱还没捂热,就被一位远房亲戚以借钱的名义悉数拿走,父子俩却连借款人是谁都说不清。
“绝不能让他们老无所依!”考虑到父子俩的特别情况,又没有亲人帮助办理,在寻求许家父子赞同后,其时的社区领导班子作出决定:由社区帮其代为办理金钱,每月定时向他们付出日子费,并做好具体的账本记载。
2004年2月17日,一个特别的账户在信用联社开设,16118.51元拆迁补偿款被妥善存下。从此,社区干部们多了一个身份:许家父子的“产业管家”和“日子管家”。
“每一笔出入都记载在册,社区监委、党员代表是见证人,进程全透明。”王元刚翻着泛黄的账本说,他是接力棒的第六棒,也是当时最了解老许冷暖的“亲人”。
在这本特别的账本上,记载着许家父子21年来的一切开支,每一笔都通过社区干部的精心规划,保证老许和养父的日子得到保证。日子费、医疗费、购买电器的开支……每一笔费用的出入时刻、金额以及用处都清清楚楚。
2008年,长生沟社区帮老许养父办理了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,每月可收取1300元的养老金,许家父子的日子有了保证。老许养父逝世后,社区对老许的照料愈加体贴入微:代管日子费、代缴水电费、清扫房子、修补家电……
“一次次上门,电磁炉坏了修、修了又坏。”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廷新笑道,“我便是他的‘专属维修工’!”
“我们不只是管钱,更管心。”王元刚说。新年送年货、中秋送月饼、天冷了添棉被、生病了陪就诊——社区用21年的实际行动织成一张细密的“看护网”,看护着老许日子的安稳与庄严。
现在,老许早已把社区当成了家,把社区干部当作最亲的家人。谁家包了饺子要给他送一碗,谁路过他家门口都要探头问声好,社区干部们时不时自掏腰包为他垫支杂费……这些琐碎而温暖的细节,构成了长生沟社区最动听的景色。
“基层工作便是这样,大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。”王元刚笑道,“看到老许现在能安稳日子,眼里有光,这便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。”
翻到账本的最新一页,王元刚显露笑脸:“明年迈许就60岁了,到时候能享用特困补助,日子保证肯定没问题。我们社区要做的,便是让他日子有保证、过得愈加美好。”
阳光下,老许揣着当月日子费,结壮走向家的方向。21年,这场爱心接力还将持续……
下一篇:航天电器公司新闻